深夜搜书 - 经典小说 - 旦那(父女 1v1)在线阅读 - 阳炎「三」 烟花余烬

阳炎「三」 烟花余烬

    

阳炎「三」 烟花余烬



    期中考试以后,钟杳的同学小苹正式决定不来上学了。此前她已经因为生病缺课许久,期中考试那两天也没来。后面过来学校,就是来办休学手续。

    说到生病,杳先入为主就以为是身体上的病。那天见小苹回来学校办休学手续,面貌完全不像个正在住院的病人,还有些愣。后来才知,小苹被确诊的病是抑郁。

    虽然在学校的高压环境,人多少会被逼出些不正常,但在当年,社会对心理疾病的意识还不像今日那么高,精神上的问题还很难让人一下联想到有病去治。教师执教多年,也是头一回碰上这样的状况,处理的过程磕磕绊绊,发生许多摩擦。

    小苹说,住院、休学什么,都不是她情愿的。社会上很多人病得去求医,几乎是到病症影响到正常生活的地步,夜里睡不着觉,白天读不进书之类。但她没有丧失学习能力,只是对东西提不起兴趣,经常想自杀。

    学校也不太关心具体某个学生抑郁不抑郁的,但一听自杀二字就分外紧张,从校领导到班主任,自上而下施压,让小苹必须去看病。一度说过想自杀的人,怎么突然又说自己正常了?他们没法相信,必须由医生出具权威证明。

    住院一段时间是最好的做法。接受系统治疗,恢复到正常状态,最后像读文凭一样得到医生的证明,小苹就可以尽快返校。问题出在小苹太想回来上学了。她难以忍受自己与同龄人逐渐脱节,害怕缺课太久跟不上进度,急切地想缩短住院时间,为此跟家人、跟医生都吵过架。小苹的行为被医生定义为焦虑、偏执,住院时间反而比预期更长。无比想达成的事却弄得一团糟糕,入院的这段经历几乎让她感受到平生最多的挫败。

    此时,班主任打电话给她的母亲说,住院不行还可以休学。母亲见一向乖巧的女儿闹出这么大的麻烦,更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但凡是救女儿,别人说什么就听什么,毫不细想就急忙答应。小苹情绪正在崩溃,像喝醉酒一样没法细想事情,看大人答应,她也愣愣答应了,回头想来才发现自己不愿这样。但也没别的办法。住院住得遥遥无期,也是教家长花冤枉钱,她家里经济状况本就不好,休学就休学吧。她也做好了准备,自己也许一辈子都会没法拿到那张能够重回校园的证明。

    杳听完这些却有疑惑。

    既然对世事都失去兴趣,还是会在意学习吗?

    小苹陷入沉思,许久缓缓解释:

    应该说是两个时期的状态。从小到大,我为数不多感兴趣的事情的确是内卷,卷成最优秀的学生,卷到再无可卷,哪怕想不通为什么。大人觉得这是为了上好大学,出人头地,过体面的人生,但对我来讲,卷是为了继续卷,去更大的地方卷。

    在休息以前,我觉得这是讽刺,难以接受。某天意识到我就快失去内卷的入场资格,才发现自己很想做这件事,舍不得内卷带来的虚荣。什么样的年纪就该做什么样的事——只要沿着这条大人定下的轨迹,按部就班,在她面前就是缀满鲜花彩虹的康庄大道。世人都认同这是正途,它看似拥挤,实则宽敞踏实。

    但若不认同这些,非要去想“有什么意义”,事情就变了。狂人夜里爬起来,发现世间的圣贤书里爬满了“吃人”。爱像放在街边橱窗展示的甜点,精致可人却明码标价,只有极短的保质期。我必须当一个如大人期待的乖乖女,才能获得这样的嘉奖。爱,首先是对象值得爱,一无是处有什么好爱?

    所以虚荣又如何?人生不就是无数桩许诺或兑现的交易,不断因溢美之词而膨胀的泡沫经济?虚荣是坏的吗?这是必须穿上用来蔽体的衣服。否则,难道要像现在这样,被打成一个无路可走的废人,才意识到自己在裸奔?

    很多人安慰我,说物极必反,否极泰来,人背到一定程度最后总该好起来。但自从上高中以来,每次我贫瘠的想象力以为不能更背了,结果后面还有更糟糕的状况等着。我自以为的一无所有太浅显,命运总能想出新的可以从我身上夺去的东西。母亲一人照顾我和弟弟,父亲出轨二十多岁的职场后辈不想要家,我生病很久,他最近才愿意回来看我。明明考上省内最好的高中,却因民办的高额学费没法去。有奖学金免学费,但要次次考到很靠前的排名,我害怕了。闺蜜和男朋友联手下了很大一盘棋来捉弄我。原来她一直忍着恶心跟我做朋友,她们才是两情相悦的一对。再输下去应该没了吧?我喜欢的人他不喜欢我,也不需要我去喜欢。再然后,没法上学了。唯一擅长的事关上大门,却没找到谋生的技艺。

    换作是你,你要如何期待这样的人生?

    善意有时也会变成饮鸩止渴的鸩酒。缺爱的少女难以分别礼貌与温柔,对师长的崇拜与男女之情。随手施予的友善被误会成唯一的救命稻草。

    杳听她说出喜欢的人,一边很是吃惊,一边又觉得合情合理。

    高中是一座围城,她们能接触的世界只有巴掌点大。光是一位老师讲话风趣、为人随和,就足以为景仰的理由。就连杳讨厌的那位语文老师也有一堆忠实拥趸。杳感到讶异,是私心觉得小苹的喜欢太可惜。

    是她们的数学老师“阿毛”。人很年轻,才结婚不久,去年有了自己的孩子,时常在课上讲带小孩的事,同学就调侃他要把小孩培养成大数学家。

    这些情况小苹不会不清楚,但她还是飞蛾扑火似的前去表白。

    “今天在这里发生的事,我不会告诉任何人。”她解开校服衬衣的第二颗扣,扶着飘开的前襟对他道。

    阿毛是不折不扣的自闭理工男,在自己的学生时代,未曾与暗恋的女生说过一句话。与妻子也没有多浪漫的恋爱,两个人更像是搭伙过日子。哪怕年长许多,经历过更多人生,对于艳情风致的理解还停留于青涩的少年,何曾见过这样的阵仗?他就像梦回当年般,窘迫而无措,只是一再逃避,一再说:这样不好。小苹,这样不好。

    毫无疑问,失败了。于情于理都会是如此。

    这份痛苦让她反刍很久,最后变成作茧自缚。

    “小苹”本是同学之间的外号,他身为教师,却未曾像对待旁人那样唤她姓名,是否就是说,她与旁人有些不同?他的拒绝来得没那么坚定,是否也有几分动心?

    没有答案。这场注定无望的苦恋终如烟花余烬,悄然陨落于无人理会的角落。

    杳依然困惑不解。

    但至少最后一面的小苹看起来很精神,不像以前无精打采,满面愁容。她穿着自己的常服,藕荷色的刺绣衬衫,杏白喇叭裤,方头皮鞋。微敞的领口正衬锁骨间的凹陷,玫瑰色的彩金吊坠缀在其间,恰到好处。日光将她比旁人更浅的发色磨成栗棕。打扮以后的小苹很是淑女,看起来全然不像同龄人。

    她们又说了很多话。

    小苹道:“为什么人非要将自己的爱与信念,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?我记得当时你是这么问的,问我为什么偏偏喜欢阿毛。我想了很久,现在才明白你的意思。这个问题本不该成立。没有一个人能为另一个人的人生负责。就算是父母,血rou至亲也不行。人生的路终归是要自己走。靠家庭的帮持、药物治疗,把希望寄托于爱情,都是暂时的。”

    但杳以为这样想未免冷漠,也不是她的意思,无心敷衍道:“是啊。我的父亲也说过类似的话,路是他自己选的,跟我没关系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这次是真的想开了。我和母亲之间隔着太深的代沟。她的童年成长于温饱不给的时代,所以最顾及我的温饱,今天吃什么,天气变冷了,有没有及时添衣。我想要什么,她都尽力满足。这就是她最诚挚的爱,我不该强求她理解我,关怀我的精神,我的情感,我的爱……”

    杳好几回欲言又止。

    “如果亲人变成这样一种关系,任何需求都强加于彼此,不也一样可怜?越是同住在一个屋檐底下,越该留有相处的边界,不该拽着眼前人,承担本不该由她们承担的事。就像你说,里尔克的母亲不该将自己的神经质倾注在孩子身上,令他一生被偏执和忧郁缠绕。”

    杳酝酿许久,终于只是随手拔下道旁灌木的片叶,对小苹道:“你真是对别人温柔过头的人。”

    ——你还觉得是因为自己降生,才害得自己的父亲没有完整的人生?今日的他就像离群的鸟郁郁寡欢,也是你的错?

    ——那样就越界了。你的任性,也不该由他来承担。

    杳目送着小苹缓缓离开校园。路上遇到的人对她道“老师好”,她也只淡然一笑。她们的时空与轨迹逐渐错开,就像日光下的阴影在彼此间拉长。

    她随手把玩美术课上做的万华镜,看光裂变出无意义的纹路,不知不觉过了一下午,晚上又不争气地躲进卫生间,打开手机给钤发短信,费好大的力气打出“想见你”,又颤抖着忍痛删掉。

    「爸爸。」

    「怎么了?」

    她收到他秒回的消息,眼眶顿时湿润,忍不住对他撒娇,「今天不开心[可怜]。」

    「有什么我能帮你的吗?你需要我听你讲,还是……」

    她还犹豫不已地斟酌打字,对面的他又发来下一条消息:

    「周末我们一起去植物园吧。顺道买上回那种巧克力。」

    说周末如何,意思大约是说,他不会像上回,宠溺过头地将她从学校接走。

    她怅然道一声:「嗯。」

    「因为成绩的事吗?」

    「不是。」她想起程凛。那天的争执过后,她几乎想跟她绝交。

    「是人际关系出了点小问题。我有一个朋友,发现观念不合,和她交往令我痛苦。我觉得谁都没有做错什么,她很好,很正确。虚无缥缈的观念不合,也没法成为断绝往来的理由。可她让我好受伤。」

    「抱抱你。」后面的消息许久才发来,「怎么做,还是看你的内心。如果实在痛苦,就下定决心断交吧。交往里的麻烦事,真要一一面对也不现实。你逃避了,也会有人替你负重前行[太阳]。」

    最后一句虽是玩笑,那个太阳的表情,几乎令她感受到溢出屏幕的坏。她被他逗得振作起来,「谢谢,现在我感觉好多了。」

    她破天荒地真心实意向他道谢。

    本以为至此就算结束,正准备向他道别,关上手机回教室。他却突然打电话来,吓她一跳。

    他直截了当问:“和朋友矛盾,是因为我的缘故吗?”

    到底是瞒不过他。她简洁摊牌道:“嗯,程凛。”

    “她知道了?”

    “应该还没有,我什么都没说。但很清楚,她知道了一定会发疯。”

    沉默出卖他凝重的忧虑。许久,他问:“她明年就要高中毕业了吧?”

    她纠正道:“是今年。”

    “那更好,毕业也就挨不着了。这小丫头个性太强。以前你和她玩,我就担心你被欺负,又不敢说。”

    “我在你眼里就这么没用?”

    “也不是说没用。就只是……担心。”

    与钤结束短暂的聊天后,外面开始下雨,隐约雷鸣。